孩子犯错,越吼越差劲,这样的方式才最简单有效
前几天,在家和儿子准备来一场“美术创(xia)作(hua)”,平时都是我将颜料倒进调色盘,然后他来画。
然后突发情况接了个紧急电话,谁想挂了电话后, 看到叮当小子学着我的样子在倒颜料出来,然后家里从沙发至地上到爬行垫到他身上脸上全是五颜六色颜料……
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,第一反应是,这得让老娘收拾多久啊!心里绝望又抓狂真得要吼出来。
但就在我想要发火的前一刻,叮当突然抬起头毫不自知地冲我咧嘴一笑。
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童年的自己。
小时候和妈妈一起缝被子,趁妈妈出去上厕所时,我突然很想知道把针扎进被子里是怎样的感觉,于是学着妈妈的样子缝起被子,左一针右一针被子被我缝成了地图,我妈回来看到的时候,也是先惊了一跳,随即又大笑起来,完全没有生气,还把这件事当做养孩子的趣事说给家人听。
长大后,我想如果当时妈妈不分状况将我骂一顿,我想我不仅是不再敢动绣花针,更不敢再轻易去尝试任何其他。所以,我很感激那时候没有什么育儿知识的妈妈,很好地保护好了我的好奇心。
所以当我今天看到我的孩子,重走我当年的“错误”,我也理解了他,他只是将倒颜料也当做了画画游戏的一部分,以前总是妈妈倒颜料,今天终于有了机会可以自己尝试倒颜料。
他跃跃欲试的好奇心,和我这个成人世界的规则,在这一刻的碰撞,前者完胜。
但好奇心归好奇心,对于他这种把家变成大染缸的“错误”,我可以不打不骂,但是要让他来承担犯错导致的自然后果。
所以和叮当一起清洁颜料场,一人一块毛巾,一起擦洗沙发时,也顺便告诉他这些地方都是不能画画的地方,如果画脏了清洁起来很费力气的。
小家伙卖力地和妈妈一起擦洗,等到爸爸回来时,还很得意得拍拍沙发然后摇摇头摆摆手,意思是这里不可以不可以画画的,让人忍俊不禁。
平时生活中,我让叮当承担自然后果的例子还有很多,例如,吃饭时候甩筷子丢碗,那就自己捡起来筷子打扫清理好地面;玩的一身泥巴回家,那就自己将手脚清洗干净……
我觉得,孩子犯错后,比如打骂孩子会引起的躲避错误行为,让孩子承担做错事的自然后果,不仅能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什么是错误的,他要负什么责任,也是引导孩子思考和动手的好契机。
例如把墙壁画的脏兮兮了,我们可以严肃而认真地和孩子谈谈如何补救的方法?是用水擦干净?还是买油漆重新刷墙?又或者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画一幅画?
有没有更好的办法?你打算如何实施你的办法?
我相信,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路去承担错误的自然结果,更能激发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动手能力,这样一来,每一次“错误”都成了“创意”的起点。
* * *
当然,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,只是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,这个行不通吧,就像孩子不讲礼貌,对家人出言不逊,脾气不好一言不合就打人,不好好完成家庭作业…….这种情况怎么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?
我觉得这个问题在于,我们要认识到哪些行为是当场需要纠正的错误,哪些行为是需要慢慢解决的问题。
有一种是没有自然后果的,那就直奔主题,直接规范他的行为就行了。比如叮当有时沉迷动画,那到了规定时间我会关掉动画,转移他的注意力。
还有像不讲礼貌这种,自然后果本身就是隐形的,如果不将自然后果显示出来,孩子是没有办法去领悟承担的,这时候,我们可以用一点小方法让隐形的自然后果显形出来。
几年前,我看咪蒙博客上看《五岁熊孩子教我的事》,写过一个片段,她儿子唯唐要吃永和大王的卤肉饭,不善厨艺的咪蒙捣鼓半天终于做出了差强人意的卤肉饭,结果儿子吃一口就吐掉,说不好吃。
咪蒙当时很生气,不好吃没关系,但吐掉太没礼貌。
后来冷静下来,她想了一个能够让唯唐理解的方式来惩罚他——一起玩彩泥。
唯唐很喜欢用彩泥做披萨,以前每次他们玩彩泥披萨,咪蒙都假装很好吃,但这一次,咪蒙拿起唯唐做的披萨,假装吃一口然后吐掉,毫不留情地说不好吃真难吃!
唯唐当即就很受伤,于是咪蒙开始了游戏的真正目的。
她问唯唐:“妈妈这样做,你是不是很伤心?”
唯唐点点头,于是咪蒙继续说,“因为你爱我,专门为我做比萨,但是我这样直接拒绝,让你很难过,所以,你能明白妈妈为你做卤肉饭,你吃一口就吐掉的心情吗?不管是家人还是食物,我们都要学会尊重和礼貌对不对?”
老实说,早些年还是很喜欢看咪蒙博客的文章,如今她的鸡汤喝不喝都没关系,但我觉得她的育儿思维还是非常值得借鉴,将自然后果反作用其身,就是让孩子看到隐形自然后果的秘方。
让孩子感同身受的方式不是言传身教,而是用换位体验的小惩罚,教他体验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的对错观。
例如有一阵子,家人叫叮当叮当,小家伙就故意装作听不见。于是我动员家人演了一场无声大戏,叮当叫爸爸时爸爸不答应,叫妈妈妈妈不答应,叫小姨小姨也不答应,坚持了十分钟小家伙委屈地快哭了,这时候我搂着他说:“叮当叫大家,大家都不答应,叮当是不是很难过啊?”
他点点头,于是我再说:“所以爸爸妈妈叫叮当,叮当也不答应的时候,爸爸妈妈心里也很着急很难过的,因为我们害怕找不到你呀。”从那以后,叮当就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状况了。
* * *
写这篇稿子,是因为昨天一个读者倾诉了她的困惑,她家小孩痴迷上了佩奇,一打开动画片就真正进入了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看四只猪的状态,每次强行拉开都要大闹天宫一番,为了纠正孩子的痴迷,有一次她将小孩和小猪佩奇一起关进书房‘小黑屋’,想以隔离手段惩戒孩子。
当然起了作用,好的是,此后一听到要和小猪佩奇去小黑屋了,就会马上乖乖丢下ipad;但坏的是,孩子从此再也不敢去自己家里的书房了。这位妈妈很后悔给孩子使用了不恰当的惩罚,但也很疑惑,孩子犯了错该怎么办?
老实说,我个人是比较反对打骂教育的,哪怕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温和式小黑屋——time out都不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,这些方式的确可以快速有效的让孩子瞬间听话,但也有可能会给孩子很负面的心理阴影。
每一个孩子,都是从懵懂无知的状态中呱呱落地,继而去适应这个既定世界的规则和边界,在这个过程中,每一次试错都是矫正自我的契机。
没有不会犯错就长大的孩子,但仍有很多自己在犯错、却不能容忍孩子犯错的大人。
虎妈或者猫爸,棍棒底下出孝子、又或者是温柔和坚定的爱和自由,没有任何一种教育理念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。
家家有个难带的娃,但家家也有更更合适你的育儿方法。
丹妈只是个人角度建议,我们多一点耐心和爱心,少一些威严和责罚,温柔而坚定的在可控范围以内,让他承担犯错所带来的自然后果,让孩子从生活中自己体验的经验来领悟世界运转的规则,比你简单粗暴一顿胖揍,或者苦口婆心“不可以”、“不行”更能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呢。
文本参考
赵昱鲲《自主教养:焦虑时代的父母之道》
- End -
丹妈往期推荐
-- 亲子教育 --
-- 电影动画 --
-- 绘本书单 --
后台回复见面礼,丹妈免费送你一本育儿